新闻动态

歌声里的抗战岁月:从《游击队歌》到《保卫黄河》,红色旋律传承不朽精神

发布日期:2025-09-26    浏览次数:

9月24日晚,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开展“歌声里的抗战岁月——从《游击队歌》到《保卫黄河》的红色基因传承”思政分享活动。中共临汾市委党校樊莉老师受邀主讲,思政部教师代表与2025级新生代表齐聚,在红色旋律中开启沉浸式“红色音乐思政课”。

活动伊始,樊莉聚焦《游击队歌》,结合历史影像与文献,解读歌曲创作背景与精神内涵。她介绍,1937年敌后游击战争艰难推进,作曲家贺绿汀深入游击队体验生活,以轻快节奏与通俗语言,将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乐观向上、敢打敢拼的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让在场师生深刻理解歌词背后的历史重量。随后,“合唱仪式”拉开帷幕。思政部教师和200余名新生齐声歌唱《游击队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旋律响起,在旋律中真切感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随着分享深入,活动氛围推向高潮。谈及《保卫黄河》时,樊莉播放《黄河大合唱》经典片段,屏幕上黄河奔腾的壮阔画面与演员们饱含激情的演唱,瞬间点燃师生情感共鸣。她动情说道,这首歌曲诞生于民族危亡时刻,以黄河为象征,融合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精神与保家卫国决心,是凝聚民族力量、激发爱国情怀的精神旗帜,抗战时期曾鼓舞无数军民奔赴前线。分享结束后,《保卫黄河》旋律奏响,其节奏更激昂、气势更磅礴。师生并肩而立,“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的歌声愈发响亮,既唱出黄河的雄浑,更传递出新时代青年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坚守。  

此次活动不仅让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的师生们在红色旋律中重温了抗战历史,更以沉浸式的体验让革命精神入脑入心,为“唱红歌,讲故事,访旧址”三部曲写下了生动的篇章。师生共同合唱的画面,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也为我校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张丹丹/文)


初审:张丹丹

                                                       复审:宁怡琳

                                                       终审:赵丽华